五月丁香_成人国产精品_小鲍狗视频

手機版 二維碼

整合資源,共促中非水稻產業合作

   日期:2019-08-15     瀏覽:193    
 前不久舉行的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上,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CICETE)、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非洲聯盟、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非洲綠色革命聯盟(AGRA)七方在湖南長沙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強中非水稻領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議》,旨在利用合作伙伴優勢,加強中非在水稻領域的合作。

為進一步擴大倡議影響力,促進中非水稻產業合作,近日,蓋茨基金會在北京舉辦了“中非水稻產業合作潛力”研討班。來自CICETE、AGRA、非洲國家以及中國走進非洲企業代表等做了專題報告,共同探討了非洲國家的糧食安全狀況、水稻種植技術和投資缺口以及如何在《倡議》基礎上進一步推動中非在水稻研發、投資、推廣等領域的合作。

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時宣布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用以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議程。目前南南基金資金規模達30億美元,覆蓋領域眾多。CICETE南南基金項目處處長張寧用“里程碑”來形容《關于加強中非水稻領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議》,認為該《倡議》既有宏觀遠景,又有相關具體行動。《倡議》發布當晚中方有關單位、莫桑比克農科院、蓋茨基金會共同啟動了中國-莫桑比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可持續發展三方合作項目。“中非水稻合作抓住了非洲農業發展的關鍵,契合非洲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強烈愿景。三方合作或多方合作是一個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路徑,有利于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

始建于2011年的莫桑比克萬寶農業園,是目前中國在非洲最大的水稻種植項目。該產業園將中國在水稻種植領域的先進技術引入莫桑比克,為當地的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莫桑比克農業部農業林業司司長佩德羅迪祖庫拉博士在交流中說,目前莫桑比克僅有10%的可耕地面積得到了使用,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仍然具有較大潛力和大量機會,可以吸納許多投資。同時,莫桑比克在水稻種植和生產方面存在著很大局限,如農業機械、技術引入和資金方面的短缺,中國的經驗技術能夠為其提供幫助與借鑒。

“尼日利亞作為非洲第二大國家,2010年有70%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農業也是尼日利亞創匯的主要來源,木薯、腰果、大豆等農產品是尼日利亞主要的創匯產品。”尼日利亞西北地區農業部主任馬修奧沃拉比說。由于人口增長迅速、人口結構年輕,尼日利亞聯邦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發展,但目前生產與消費之間仍存在重大缺口,2018年尼日利亞水稻消費700多萬噸,自產596萬噸,缺口達到160多萬噸。馬修希望,中國能進一步加強在尼日利亞的農業項目發展,促進產業鏈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也希望中方加強對尼方農技人員的技術培訓,降低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更好地實現農業技術的轉讓。

建立“公司+農戶”生產基地,帶動尼日利亞5000多名農戶實現增產增收,幫助當地稻谷增產超過100萬噸;成功注冊登記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常規水稻品種“伽瓦1號”,該品種在同等條件下,較尼之前主流水稻品種增產30%,且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興建阿布賈(尼首都)農業高科技產業園,打造中國農業技術裝備在非洲的示范培訓和推廣中心……中地海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扎根尼日利亞10多年,取得了不少階段性成果。公司副總經理汪筠在經驗分享中談到,在非洲直接照搬中國的模式經驗是不行的,要在中國技術經驗模式基礎上結合非洲的實際情況創新。同時,找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建議“抓兩頭、放中間”,在種子和加工環節發力,種植環節充分與當地農戶及行業組織合作。

“包括稻米在內的中非農業合作前景廣闊,有很大成長空間。一方面中國多種農業發展模式、農業技術和產業化開發經驗適合非洲,雙方具有巨大的農業產業化產能合作空間,可以進行產業和技術合作,提升非洲農業生產能力。另一方面中非農業互補性強,非洲具有明顯的農業資源優勢,中國是全球重要的農業產品需求市場和農產品進口國,對非洲熱帶經濟作物需求巨大,為非洲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汪筠說。

AGRA是2006年在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號召下成立的非洲地區國際性非政府組織,總部位于肯尼亞內羅畢。AGRA政策與國家能力建設項目官托馬斯阿羅科優博士介紹了AGRA在推動非洲農業發展與農業轉型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其在中非農業合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尼日利亞,我們有一個現象叫作‘拖拉機的墳場’,即拖拉機由于操作不當被損壞的情況非常嚴重,這就造成了大量的浪費。”托馬斯以中非農業機械化合作項目為例,指出中國在農機制造、使用等方面具備極大的優勢和經驗,中國企業可以把拖拉機銷往非洲,并教會當地農戶如何操作拖拉機和其他農業機械,實現互利共贏。

作為《倡議》的簽署方和推動方,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高級項目官劉東認為,推動中非農業合作,特別是中非水稻產業鏈的合作,本質上需要實現資源整合。這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整合中非之間的農業與水稻領域的科研合作、技術推廣合作和企業投資合作;二是有機結合援助資源與社會資源。企業在發展自身的同時帶動了當地農業生產,因此政府、國際組織和企業可以進行更加深度的合作。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0相關評論
相關農業行情
推薦農業行情
點擊排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