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十三五”期間,福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突破1千億元大關,為全市GDP步入萬億新賽道貢獻了強勁的“一產”力量。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全面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率達98.11%,所有行政村年經營性收入達10萬元以上。福州市成為全省唯一獲評“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的設區市,福州市農業農村局成為全省唯一獲評“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先進集體”的單位。
據農村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日前出臺的《實施意見》主要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指明方向,并提出了六個方面重點工作。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設立5年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完善返貧預警監測和幫扶機制,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提升已脫貧地區和人口內生發展能力。
穩固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全力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2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45萬噸以上。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積極打造以瑯岐為中心,閩侯、閩清、永泰等多地區的果蔬生產供給基地,扎實推進“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項目。加快推進種業創新,不斷提高品種優良化率,農作物和畜禽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健全農業防災減災體系。
推動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戰略,做大做強水產、畜牧、水果、蔬菜、茶葉、食用菌、花卉竹木七大特色產業,扶持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集聚區,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持續提升福州茉莉花茶、橄欖、福橘、鮑魚、金魚、繡球菌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
全面啟動鄉村建設行動,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做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農房整治、村莊綠化等五件事;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產權制度改革,創新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和農村金融服務。
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機制,加強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建設,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健全鄉村振興考核落實機制,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納入鄉村振興考核。強化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投入保障,地方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農業農村傾斜,至2022年統籌整合各類支持鄉村振興資金不少于100億元;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比例,確保到“十四五”期末用于農業農村比例提高到50%以上。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戰略,下一階段將全面落實要素保障、通過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稅費獎勵等各項措施,全力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優做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將為農業龍頭企業設立“政府基礎風險金”、出臺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工作方案及政策措施,及時修訂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十條政策等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產能實現躍升、質量實現提升;在原有政策基礎上,將“政府基礎風險金”規模增加至5000萬元,對列入名單的單個企業貸款額度從10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30萬元;對首次入圍中國農業企業500強榜單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